智能科技協同

真實經驗・實際成果

從2018年開始,我們陪伴了許多學員走過財務分析的學習之路。有些人從完全不懂報表開始,現在能獨立分析企業財務狀況;有些人本來就有基礎,在這裡找到系統化的方法。這些故事都是真實的,時間軸上的每個節點都記錄著我們的成長。

2018

創辦初期的摸索

那年春天,我們在桃園一間小教室開始第一堂課。只有七位學員,大家圍著一張長桌,用最基礎的Excel檔案學習資產負債表。說實話,當時的教材還很粗糙,但學員的專注眼神讓我們知道這條路是對的。

2020

課程內容的重大調整

疫情期間,我們被迫把所有課程搬到線上。這個過程很痛苦,但也讓我們重新思考教學方式。我們發現學員更需要的不是理論堆疊,而是能立刻應用的分析框架。於是整套課程重新設計,加入更多實際案例和互動練習。

2022

學員社群自然形成

這一年最驚喜的是,許多完成課程的學員開始自發性地組織讀書會。他們在線上分享各自分析的公司報表,互相討論財務比率背後的意義。我們沒有刻意經營社群,但這種自發性的交流反而更有價值。

2024

教學方法的持續優化

去年我們收集了超過兩百份學員回饋,發現大家最困擾的是如何將不同產業的財務數據放在一起比較。所以我們開發了產業別的分析框架,讓學員知道零售業和製造業的財務邏輯差異在哪裡。這個調整讓課程完成率提升了不少。

2025

面向未來的課程規劃

今年下半年,我們計劃推出更深入的現金流分析課程。不是因為市場需求,而是因為許多學員已經掌握基礎,開始詢問更進階的內容。我們也在思考如何把ESG報告的分析方法納入教學,因為這確實是越來越重要的趨勢。

實用分析步驟

這些不是書本上的理論,是我們這幾年整理出來真正有效的方法。每個步驟都經過學員的實際驗證,也許不是最學術的做法,但確實能幫你看懂一間公司的財務狀況。

財務報表基礎閱讀技巧
1

先看三張表的關聯性

很多人習慣分開看資產負債表、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,但其實它們是互相連動的。我建議從損益表的本期淨利開始,追蹤這筆錢如何影響資產負債表的保留盈餘,再對照現金流量表確認錢真的進來了沒有。這個習慣會幫你避開很多表面好看但實際有問題的公司。

2

用比率看趨勢而非單一數字

單看一個季度的毛利率或負債比意義不大,至少要看連續四季的變化。我通常會把最近兩年的數據放在Excel裡做成折線圖,這樣一眼就能看出公司的財務狀況是在改善還是惡化。如果某個比率突然跳動,那就要去找原因,通常財報附註會有說明。

3

產業特性決定分析重點

零售業要看存貨周轉率和應收帳款天數,因為這些直接反映營運效率。但如果是軟體公司,這些指標可能就不那麼重要,反而要關注研發費用佔營收的比例。沒有一套萬用的分析方法,要根據產業特性調整你關注的重點。

想了解更多實際內容?

我們在2025年9月會開始新一期的課程。如果你對財務分析有興趣,或者想知道這套方法是否適合你,歡迎先看看詳細的課程說明。沒有誇張的承諾,只是把我們這幾年累積的經驗整理出來,希望能幫到需要的人。

查看課程規劃